性价比之王pk(粉体圈)
性价比之王pk:球形氧化镁vs球形氧化铝,谁将领导热填料市场风骚?
2020年11月18日 发布 分类:行业要闻 点击量:54 1
常用的导热填料一般分为氮化物填料、氧化物填料、碳化物填料及混杂填料,其粒径大小、微观表面形态、表面处理、添加量和复合方式都对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热导率有一定的影响。
氧化物填料主要以与氮化物混杂的方式填充绝缘高分子材料,从而可以提高材料的热导率,保持稳定的电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综合制作工艺、生产成本、导热性能等因素,市场上应用较广的氧化物填料主要为氧化铝(A12O3)、氧化镁(MgO)、氧化锌(ZnO),它们具有一定的导热能力,电绝缘性能优良。
氧化锌的粒径及均匀性很好,适合生产导热硅脂,但其热导率偏低,不适合生产高导热产品;质轻,增粘性强,也不适合灌封。 氧化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耐火性能良好。
氧化镁的价格低,在空气中易吸潮,增粘性较强,不能大量填充,且耐酸性差,很容易被酸腐蚀,限制了其在酸性环境中的应用。
因此相较而言,氧化铝,尤其是球形氧化铝在当前的导热填料市场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发展,但导热性能略高于它,同样价格低廉,有着广泛材料来源的氧化镁就一定会在这场氧化物填料王者之争中败下阵来吗? 不一定。
相对于普通MgO,球形MgO具有更好的导热效果,通过一定的加工,可将导热系数提升至40-60W/m.K,导热率高于球形氧化铝,可提升填充比例,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球形氧化镁能显著提升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电绝缘性、阻燃性等性能。
直接合成的方法是在制备球形碱式碳酸镁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合成方法。该方法是在特定反应温度下直接合成,不再改变任何实验条件,直接获得球形碱式碳酸镁。
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实验原料,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辅助下,在低于55°C的温度下,直接合成了球形的碱式碳酸镁。虽然合成温度较低,但是反应时间长达24个小时,从时间成本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采用可溶性的镁盐以及可溶性的碳酸盐作为实验原料,通过盐酸或者氨水对水溶液体系中的pH值进行调节,利用水热合成反应,制备出近球形的鸟巢状的碱式碳酸镁。
间接合成法是首先合成其他形式的碳酸镁,经过热解后生成球形碱式碳酸镁的合成方法。
以轻烧白云灰粉料作为实验原料,采用碳化的方法,在之前先加入草酸钠除钙,然后进行重镁水热解,制备得到高纯氧化镁样品。然后进行热解,热解产物碱式碳酸镁,将碱式碳酸镁煅烧就得到球形氧化镁的产物。
现在球形氧化镁制备工艺还不太成熟,它的优良性能还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开发球形氧化镁的制备工艺和更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文章来源:粉体圈(www.360powder.com)——粉体行业人员的生意和生活圈子!